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《波斯王子:时之沙》重制版将于2026年3月前发售
- 县自然资源局:锦旗红映双拥路 军地情暖强军程
- 女大学生每天“吃鸡”10小时 男友生气提分手
- 厦门临空经济片区伸出“橄榄枝”
- 1500萬在北市找什麼房? 一表看民眾買房多委屈|天下雜誌
- 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开工仪式举行
- 科技创新,助力石力发展!,企业新闻
- 享裕安门窗获官方认可,成为“以旧换新 惠民驿站”支持商家!
- 霍华德新季将披8号球衣 魔兽喜获老鹰主帅肯定
- 福地蓝十字的双100分,真的重要吗?
- 司法警察以担当与奉献筑起刑事审判“蓝色防线”
- 厦门上半年外贸出口增长7.9%
- 消费者诉唯品会售假腰带败诉 得物等报告不具资质
- 央媒走进嘉宝莉,探访新质生产力
- 加速扩张出海蓝图,中建材海外与嘉宝莉达成战略合作
- 第四届海峡两岸(万寿岩)科技周活动开幕
- 虹口区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(二)
- 科技创新,助力石力发展!,企业新闻
- 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子为高速路桥“把脉问诊”
- 《浩劫前夕》新预告再次被质疑抄袭 文案照搬其他游戏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